中国作为全球自行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自行车整车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整车出口量占世界自行车贸易总量65%以上,国内消费量也居世界前列。中国自行车产量及出口量高居世界第一,其中以美国、英国、欧盟中的德国、荷兰、保加利亚,亚洲的日本、印度,中国台湾地区为主。
不久前,海关部门公布我国自行车行业出口数据显示,2023年1-5月中国自行车出口量1553万辆,同比下降23.3%。从金额方面来看,2023年1-5月中国自行车出口金额897952万元,同比下降15.7%。
(资料图)
作为自行车出口大国,我国自行车企业在2020年、2021年出口大增的情况下,2022年遭遇顶头风。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自行车的出口量大幅下降,降至4174万辆,同比下降39.6%。这一势头一直延续到今年上半年。
“上半年数据尚未公布,但可以确定今年上半年我国自行车出口仍然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会进一步收窄。”中国自行车协会秘书长郭文玉说。
自行车行业市场深度调查研究
从产品定位上看,我国自行车行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多为中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导致利润率水平不高。近年来,我国自行车制造行业的利润总额稳步上升,但利润率水平存在波动。
在国际市场出现变化的同时,我国自行车行业也遇转型瓶颈期。关键技术“卡脖子”与品牌“多而不强” 问题困扰众多国内自行车企业。
某自行车公司高层表示,以一辆成本约5000元的入门级公路赛车为例,其核心部件有:变速器2500元左右,减震前叉600元至700元,链条100元,轮胎100元,液压刹车150元。这些核心部件占到成本的70%左右,均来自美国、日本、我国台湾等地。
有业内人士透露,成本300美元以上的自行车,国产核心部件只有30%左右;1000美元以上的自行车,国产核心部件降到10%左右;100美元以下的自行车市场上,国产部件占比非常高。“产品越高端,我们的核心部件掌握得越少。”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自行车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分析:
被“卡”住的还有品牌。在制造端,很多企业在为国外品牌代工。比如,天津富士达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商,占中国自行车出口数量30%以上,但他们主要为TREK、闪电等国际知名自行车品牌提供代工服务。在国际市场中,中国自行车缺少叫得响的高端品牌。
据自行车行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自行车保有量约4亿辆,仍然是全世界自行车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需求向运动、休闲、健身的需求转变。
“骑行热”带动了中高端自行车市场快速发展
当下的骑行热恰好给国产自行车带来弯道超车机会。零部件上,由于禧玛诺在菲律宾、新加坡的工厂出现停产,供应跟不上,一些品牌开始跟国内变速器厂商合作,推动国内厂商加速成熟。整车品牌上,诞生了一批公路车品牌,瑞豹、SEKA等冲击高端,瑞豹还搭建了一条碳纤维生产线,追求更轻巧。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49家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及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唐山金亨通等多家自行车配件生产企业及自行车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山东泰山瑞豹位列其中。
提升产品附加值是众多自行车企业追求的目标,唐山金亨通将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应用于自行车主要部件的生产制作,由该公司研发设计的产品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达到61项,公司自主设计的碳纤维部件组成的JMB011山地车入围欧洲红点最佳设计奖。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山东省“瞪羚”企业,瑞豹在碳纤维自行车车圈、车架、车座制造等方面拥有65项自主创新技术。据工作人员介绍,近两年“骑行热”带动了中高端自行车市场快速发展,公司扩建了生产线、推出智能化生产项目。
保持产品质量的优质与稳定,需要自行车企业从原材料采购、研发设计、生产到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加以把控。长期稳定的质量,是塑造自行车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要素,也是打造优势品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随着国内外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的提升,高端化、智能化产品需求将进一步提升,运动、休闲类高端自行车产品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因此,包括碳纤维等在内的新材料在自行车行业应用也愈加广泛,进一步推动自行车行业向中高端发展。
自行车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自行车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行业的发展环境、市场分析、竞争分析、产品价格分析、用户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主导驱动因素、行业渠道分析、行业赢利能力、行业成长性、行业偿债能力、行业营运能力、自行车行业重点企业分析、子行业分析、区域市场分析、行业风险分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相关的经营、投资建议等。报告研究框架全面、严谨,分析内容客观、公正、系统,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我国自行车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想要了解更多自行车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自行车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标签: